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欢迎您光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抚顺市委员会网站
全站搜索:
政协公告
政协机构
   
人员组成
机构设置
提案建言

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建言

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作者:提案浏览:2708次时间:2013年3月7日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而发展文化产业恰恰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为我市繁荣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全市上下务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力度、更加有效的举措,全力推进我市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具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一是抚顺是清朝的发祥地,满族的故乡,清前史迹遍布城乡,满族文化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二是抚顺是雷锋精神的诞生地,是享誉全国的“雷锋城”,雷锋文化在全国独一无二;三是抚顺是共和国早期工业重镇,全国的第一吨钢、第一吨汽油、第一吨铝均出自抚顺,抚顺还曾经是闻名世界的煤都,工业文化在全国独一无二;四是抚顺是满族聚居地区,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我市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礼仪、服饰、饮食、歌舞、体育文化,其中满族剪纸、满族故事、满族地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传承目录,满族民俗文化全国独一无二;五是抚顺历史久远,境内有诸多历史文化遗存,其中的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汉代玄菟郡遗址、唐代高句丽山城遗址、明代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等历史遗迹闻名遐迩;六是抚顺地灵人杰、才俊辈出,有以努尔哈赤为代表的清代帝王人物,有现代的雷锋和试飞英雄李中华等;七是抚顺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有岗山、三块石、猴石、红河谷、和睦等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和水资源的质和量在全省都是独一无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工作思路,使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多满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我市丰厚的文化资源、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相适应,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为此,就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关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目标定位。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确定为: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尊重客观规律;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实施项目牵动,科学定位、总体规划,梯次开发;改革管理体制,形成发展合力;打造文化精品,做强文化企业,建立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产品——项目——企业——基地”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体系,在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努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抚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应该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促进文化繁荣,把抚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文化产业强市,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地域文化,发展具有抚顺特色的文化产业;二是发展主导产业,投资兴建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壮大主导文化产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三是培育文化市场,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商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和文化中介组织,逐步健全市场准入、交易、竞争以及监督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形成健康、繁荣、统一、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四是实现“两个效益”,即同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文化繁荣和提升县域实力的两个要求,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应确定为: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较快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文化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力争把抚顺创建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一是开发文化项目。围绕满族文化、雷锋文化、工业文化和民俗文化,有计划地规划、论证、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开发艺术精品工程、旅游观光工程、休闲娱乐工程、旅游产品工程以及相关配套工程,使之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是创办文化企业。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建文化企业,引导文化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企业。

       三是培育文化产业。通过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形成按市场导向运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抚顺文化产业。建设园区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沈抚新城文化产业园、新宾永陵文化产业园以及抚顺煤精琥珀雕刻文化园等文化产业集群,推动资源优势向文化优势转化。

      二、关于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为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抚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积极宣传引导、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组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加大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意义、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引起共鸣,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建设;广泛宣传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地域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到我市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及时宣传全市文化产业成果及对抚顺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作用,让全市人民了解掌握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和勇气。

      2、整合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步伐。充分挖掘抚现有的文化产业资源,建立统一有序的发展文化产业格局。用市场规则培育文化产业,用经济手段调整文化产业。一是统一规划。要研究制定修改完善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要措施文化产业生态布局及组织领导都要提出明确要求。规划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尊重规律、注重实效,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如筹划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博物馆,将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等资源进行集纳和提升。二是综合开发。拓展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旅游业对接,开发建设一批集文化企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民族风情于一体的产业园、产业带和产业基地。三是优化环境。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力度。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维护正常竞争和交易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正当权益。

      3、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把战略号召转化为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好用足国家省市资金扶持政策,积极争取、统筹利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二是市、县、乡财政资金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项目的投入。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广开筹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与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产业项目,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帮助有条件企业盘活民间资本,扩大投资规模。四是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倾斜,实现“双赢”。

      4、实行政策扶持,引导激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应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激励文化事业单位转变职能和转换机制,支持文化企业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一是资金扶持政策。安排一定数量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资金,作为加快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对一些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加大投入;二是税收扶持政策。按国家关于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税收政策规定,对文化事业、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市场准入政策。既要适当放宽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准入条件,又要严格控制低水平、规模小、浪费破坏资源的企业和项目进入我市文化产业领域。四是人才管理政策。综合实施科教兴市人才战略,千方百计为文化产业培养、引进实用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使用,壮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五是扶持奖励政策。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着眼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奖励政策,鼓励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六是用地优惠政策。应优先安排文化产业用地指标,对涉及重点文化企业、文化项目的拆建、改造、建设等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应按规定予以减免。

       5、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实行强力推进。一是应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相关市委常委和副市长组成的文化产业领导小组。从制定总体规划、重大事项决策、宏观安排部署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实行强有力领导。二是组建有执行力的专业队伍。加强文化产业专门机构建设,成立由分管党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的领导参加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并赋予具有执行力的管理职能。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化、职业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基本原则,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抓好文化产业发展。四是健全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政组织工作日程和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建立检查考评奖励机制,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对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第284号提案的答复

 

刘旭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我市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抚顺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截止2011年末,我市共有文化企业1680家,从业人员22,386人,营业收入27.8亿元,增加值11.4亿元。上缴税金2.05亿元。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建设新的引擎。

        (一)传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演出业稳步发展。以八旗风艺术团、雷锋艺术团、长伟艺术团为代表的民营演出团体迅速崛起,带动了全市演出产业的发展。

        2、文化旅游业持续升温。以清永陵、赫图阿拉城、元帅林、战犯管理所、雷锋纪念馆、平顶山惨案纪念馆等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的文物遗迹、遗址,实现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打造了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旅游热线。

        3、文化娱乐业日趋繁荣。全市现有歌舞厅、音像店、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各类娱乐场所1014家,从业人员4500多人,2011年实现经营收入1.7亿多元,上缴税金1400多万元。通过改造升级、优化结构、强化管理,我市的大众娱乐业朝着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4、报刊业突飞猛进。抚顺报刊业起步早,发展快,效果明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全市现有报纸、期刊9家,从业人员392人,2011年经营收入3670万元,上缴税金218.3万元,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5、图书发行印刷业后劲十足。我市现有图书(报刊)发行企业106家,印刷企业124家。其中国有16家,民营214家。从业人员2876人,2011年实现收入1.2亿元,上缴税金287.7万元。我市书刊发行市场已经形成国有、集体、民营、个体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发展后劲十足。

        6、艺术品和工业美术业彰显特色。我市拥有煤精和琥珀雕刻、根雕、满族刺绣、满族剪纸、特艺等艺术品加工企业88家,从业人员6000人,2011年实现经营收入1亿多元,上缴税金500多万元。新宾上夹河根雕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年收入2200多万元,产品运销全国各地,煤精和琥珀雕刻、满族刺绣、满族剪纸等文化产品已成为我市旅游业的主打产品。

       (二)新兴文化产业凸显亮点

        1、动漫产业有新突破。我市动漫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和抚顺师专都设立了动漫专业,已成为培养动漫设计人才的培训基地。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与沈阳博士兔动漫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毕业生由该公司全部接收。此外,我局拟与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发制作清王朝动漫系列片,目前已向有关部门申请知识产权立项。

        2、文化会展业迅速崛起。我市的文化会展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赞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我们在组织参加四届东北产业博览会的基础上,先后举办了“中朝书画交流会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会”、“迎新春文化产品展销会”、“中国七城市名人书画展销会”等大型会展活动。特别是2010年,在抚顺市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抚顺市金信园集团投资兴建了全市首家集文化产品展示交易、艺术品鉴赏、民间收藏品交易、文化展览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品交易市场“抚顺文化市场”开始试营业,并先后成功举办了“激情山水润丹青.省展美术作品回抚汇报展”、抚顺市第三届“皇城杯”摄影作品展览、“点燃艺术圣火-普照博爱之光”大型书画精品展、“伟大旗帜,光辉历程”抚顺市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主题会展活动。该市场位于新抚区西三街,地处商贸中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7000多平米。2011年被我市评为优秀文化企业。

       (三)文化产品出口不断扩展

       经过几年的文化产品出口市场培育,我市基本形成了以新宾永陵镇艺术品加工业为主的文化产品出口重点项目和以生产各种工艺蜡制品为主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永陵镇艺术品加工业久负盛名,素有“辽东特艺品摇篮”之称。该产业利用当地山区的树枝、树叶、树根、玉米皮、玉米叶等材料加工制作多种形态的工艺品,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永陵镇拥有艺术品加工企业12家,从业人员上万人,开发品种1000多个,产品全部出口外销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年创汇1000多万美元,拉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抚顺市平天蜡制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平天”牌工艺蜡制品,早已突破了单独用以照明的商品范畴,尤其在国外已成为一种理念和文化,其属性是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扩展情思,渲染环境,点缀生辉,助兴添彩。该企业现可生产蜡烛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百分之九十外销到美国及欧洲的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创汇636万美元。

      (四)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规范化、集聚化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我市的沈抚新城文化产业园区,占地5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有皇家极地海洋世界、丰远热高文化主题公园、松涛文苑、雁鸣湖温泉度假村、文化中心、生态游憩园等建成或在建的文化项目30多个,总投资260亿元,10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2011年实现经营收入上亿元。按照沈抚新城文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在园区内重点建设“一个中心、三大文化主题,四大产业区”。“一个中心”即沈抚新城文化产业创意中心;“三大文化主题”即以浑河景观带为轴心的景观文化;以海洋馆和抚顺前清文化为依托的科普、历史文化;以自然山水与文化产业项目有机衔接的休闲体育文化。“四大重点产业区”即科普文化休闲区、体育运动游乐区、温泉度假区、生态游憩区。抚顺市新千金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座落于抚顺市新抚区千金乡高家村,属于抚顺市2011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规划占地400余亩(其中废弃地86.27亩),预计投资2亿元,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成为一座综合影视制作、影视旅游和影视娱乐三大产业相互支撑发展的新型影视基地和独具特色的影视旅游基地。该项目在充分考证全国多家影视基地的基础上,联合沈阳棋盘山关东影视城,本着不重复、重特色的建设理念,主要建设门楼、老苏区风景区、老北京风景区、江南水乡区、大唐文化区、军寨、山寨、习兵跑马场、民俗表演及工艺制作、商贸娱乐等十几个区域。该基地建设项目于2011年5月12日开工建设,目前进展十分顺利,山西四合院,贫苦民居、苏区大院等景区和军寨、山寨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园区内的水系改造已经开始,老北京区的规划已经完成。已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我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引领我市文化产业向集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五)文化体制改革有所突破

       在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广局系统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在借鉴省内各市文化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改制方案》和《抚顺市新华书店体制改革方案》。“方案”以全新的视角,前瞻性的思维,创新的模式,破解了许多难题,突破了很多瓶颈。目前,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已经同意抚顺市文化广电局提出的《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改制方案》和相关问题解决的办法,经市政府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撤销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注销事业法人;成立演艺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市的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还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1、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还没能形成合力共赢的态势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致使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状况。各县、区难以突破地域限制去策划、衔接、延伸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每个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又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出现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状态。全市文化产业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规模经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2、缺乏优秀骨干文化企业,有竞争力的优秀文化品牌不多

       我市市场主体、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有待优化升级。缺少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的优秀骨干文化企业,大部分文化企业规模不大,文化产品影响力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3、没有建立起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扶持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没有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奖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励更多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热情;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

      4、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匮乏

      目前,我市缺少对优秀文化产业人才的吸引力,难以形成优势人才的洼地效应;文化企业规模小,体制、机制、经营理念滞后,也很难造就出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使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优秀人才的支持。

      三、抚顺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做法

      (一)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抚顺文化产业发端和发展来自于思想的觉醒和深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举办了相应的理论研讨会、举办了文化产业展览洽谈活动。邀请省内外大批知名文化产业研究专家授课,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文化及相关领域负责人进行轮训。组织相关文化部门负责人到湖南、上海、江苏、浙江、陕西等文化产业发达的省市进行考察学习。2009年开始,在全市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积极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通过这些努力,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广大普通干部群众,普遍形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认识,树立了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新理念。特别是在中央进一步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全国范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感召下,抚顺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地位、重要作用和基本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紧迫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新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二)重视规划引领发展。抚顺文化产业发展十分重视决策指导和规划引路。为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抚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结合《抚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了《抚顺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条件作出明确部署,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区域布局等进行了科学规划。目前,该“规划”已得到全市21个相关部门的认可,市政府将在近期召开市长办公会讨论该“规划”,待批准后既组织实施。

      (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抚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文化资源蕴藏丰富,特色明显。2000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在这里设郡统辖。这里曾经出土了7000多年前的煤精雕刻,出土了与华夏文明同步的青铜器和铁器,有燕国时期修筑的中国最早的土长城,高勾丽、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壮大,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从这里走向历史舞台。全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14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抚顺现有馆藏文物46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81件,三级文物2000余件。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27项。抚顺名人辈出努尔哈赤、雷锋、张洁、李松涛、李中华、王楠等名人彪炳史册,影响深远。满清文化、工业文化、雷锋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内容丰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以二类民族文化资源最为鲜明、最具优势:一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为主历史文化游,以著名的革命老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块石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二是民间工艺品资源。抚顺煤精琥珀享誉世界,由其加工而成的工艺品价值连城。新宾上夹河根雕产品,特艺产品素有”辽宁特艺品摇篮”之称,都是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加工而成。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使抚顺大地充满了无限的魅力与生机,也决定了抚顺文化创新发展的特殊道路和必然选择。依托文化资源优势,规避发展现代都市型文化产业之短而彰显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之长,是抚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便捷路径。因此,抚顺文化产业从起步到推进,一直强调依托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品。

       (四)实施项目品牌带动。2011年起,抚顺市就开始建立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连续利用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及各种文化产业展会等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和招商引资。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了“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5个市级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和20个全市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5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包括新建抚顺群众文化中心、新建抚顺市博物馆、新建沈抚新城文化中心、新建沈抚新城会展中心、中国满族博物馆。20个市级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包括沈抚新城会展中心、中国琥珀城、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培训基地、抚顺演艺中心、抚顺市新千金影视基地、抚顺CGV.星星影院、金逸影院、创建满族刺绣基地、抚顺市煤精琥珀博物馆、三块石民俗村项目、月牙岛生态文化区等。针对抚顺文化资源实际,还提出了精心打造四大文化品牌,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陵品牌”、蕴藏着深厚历史文化的“煤精、琥珀品牌”、体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满族刺绣品牌”、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先进文化内涵的“雷锋品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重大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抚顺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升抚顺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了2番。

       (五)提供坚实保障体系。从财政、人事、税收、工商、土地、金融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特别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委、市政府《抚顺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了符合抚顺实际的政策规定,形成了具有鲜明抚顺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筹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协会,按照《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辽宁省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辽财教[2007]67号)文件精神,对娱乐业和广告业征收3%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在建设费地方留存部分基础上,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政府扶持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其次是加强组织领导。抚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实际,决定了抚顺文化产业发展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必须加入必要的政府主导因素。抚顺市委、市长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领导,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重要议事内容,全力推进、狠抓落实。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从机构设立、经费落实、项目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去年以来,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实了文化产业专门工作机构。市委、市政府还把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民族文化强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力推进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四、下一步措施

       1、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定期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统筹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文化产业统计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把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定期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发挥文化产业统计在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不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向纵深发展。完成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市新华书店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广播电视台、报业集团内部机制改革,通过不断深化专业院团、新闻出版、媒体等领域的改革,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激发文化企业的活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3、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政府每年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以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引导、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对符合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达到一定规模或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社会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等予以支持。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对于各类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领域并在国内、国际取得突出成绩的,政府给予一定奖励。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专款专用、讲求实效。各县(区)财政也要相应安排一定专款,建立本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办法。

       4、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要综合研究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在执行辽宁省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符合抚顺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从市场准入、投资融资、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基地园区建设等方面,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

       5、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文化产业研究、动漫游戏、资本运营等文化产业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方面的领军人物、创意策划人才和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设立文化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对发展文化产业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用好用足人才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文化单位工作。对各种文化产业重点业态发展具有决定性价值的高端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

 

       感谢您为抚顺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