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欢迎您光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抚顺市委员会网站
全站搜索:
政协公告
政协机构
   
人员组成
机构设置
同心向党 共襄伟业
为破解农业农村难题建言
作者:单小书来源:抚顺日报浏览:13416次时间:2021年8月9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抚顺市政协就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优势,认真履行协商监督职能,对农村经济和粮食生产给以极大的关注,为破解农业农村难题建言,推动了我市农业生产发展。

1986年2月,市政协组织部分全国、省、市政协委员,到东部山区清原县视察,发现从1985年开始,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为进一步摸清情况,找出问题,查清原因,市政协组织农技组的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深入三县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抚顺市农村三县从1981至1986年共生产粮食39.48亿斤,年均6.58亿斤。其中1981年6亿斤,1982年6.75亿斤,1983年7.84亿斤,1984年8.2亿斤,创抚顺最高历史纪录,1985年5.56亿斤,1986年5.13亿斤。1986年比1984年减产3.07亿斤。通过调查发现,粮食生产出现下降的趋势,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表现。

市政协针对调研中了解到的部分干部对农业和粮食是基础的战略思想有所忽视、农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投入逐年下降、农民负担名目繁多等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粮食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建议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要认真执行党对农村工作的政策,深化改革,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要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倡科学种田;要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走“以工补农”“多种经营补农”的道路,增加资金积累,增强补农能力,增加农业后劲,搞好集约化经营,走农工商联合的道路。对这些建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很重视,并给予很高评价。

1986年,辽宁省政府发出开发建设“三辽”(辽宁东部、西部、北部)的号召,抚顺市政协把开发建设抚顺东部山区列入工作日程,多次组织发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各界人士分赴三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咨询服务。针对山区自然条件,开发、抗御自然灾害、商品生产低下、人均收入不高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农村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1990年9月14至15日,抚顺市政协组织21名政协委员,到清原县考察农村粮食生产、多种经营情况,重点考察南八家子、草市和湾甸子等3个乡镇发展农村经济,抓好粮食生产的情况,特别是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和应用科学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多种经营的情况。考察后,委员们就发展农业经济、搞好粮食生产等,提出一些建议,还赠送一些农业技术需要的小型化验设备,深受乡镇政府的欢迎。

1990年3至5月,市政协主席和部分政协委员,用两个月时间深入到22个乡(镇)、10个村,对全市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写出《关于争取三年实现三县粮食自给的调查报告》。1990年9月27日,市政协召开民主协商会,在同市政府和20多个委、办、局领导协商中,提出要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粮食生产,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建议。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认为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比较全面地反映抚顺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建议有可行性,有些建议要纳入抚顺市农业发展的“八五”计划中去。

1992年4月27至29日,抚顺市政协会同本溪,丹东市政协,就辽宁东部山区的水源涵养林建设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省政协经科委和三市林业部门派员参加研讨。会后三个市政协向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林业改革步伐,促进辽宁东部山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四条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文件和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下达后,抚顺市政协于1992年6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赴清原、新宾两县,深入6个示范乡镇、17个村进行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县、乡领导对农科教结合逐步提高认识,工作有所开展,但仍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把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教治愚,以科致富,以富兴科教的良性循环尚未普遍形成。为推动农科教结合进一步发展,市政协以《请阅件》形式,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提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规划;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面实施农科教结合;制定政策,充实和完善运行机制;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投入等四条建议,供研究实施参考。